百闻不如一见 2013-12-31

百闻不如一见

一一 努力建好看、听、问、思、学相结合的现场教学点

    为做好学院对接各级组织部、党校和政府部门人才培训工作,这些年来学院着力加强现场教学点的建设工作,解答我们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一一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异地培训为什么选择上海?选择由我院来对接培训委托?选择我院作为各地党政干部和其他人才异地培训的教学对接点,一是因为我院背靠复旦大学等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起的一大批在人文、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哲学等前沿学科的专家教授,构成了学院参与中高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坚强后盾和智慧源泉,可以弥补当地教学资源的不足;二是因为每一期培训班委托,学院除组织合适的专家讲课、合适的方式教学之外,加入“上海元素”安排参训学员走进上海的工厂社区、金融机构、开发区、创意园区等,甚至加入“长三角”元素进行现 场教学也是学院培训特色所在。

    关于“上海元素”各有见地,上海人精致、上海人精明、上海人小气,有人褒有人贬。上海人做事喜欢盘算是否“划”得来,“划”出了上海重塑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地位,“划”出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让各地来上海异地培训的学员都充满了向往,希望走进上海,走进现场,感受上海的脚步。百闻不如一见。对此学院未雨绸缪,从早几年起就开始研究“上海元素”,逐步建设现场教学点。如今学院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脉优势,近80个现场教学点网已基本铺就,涵盖了包括自贸区、开发区、工厂、企业、金融机构、学校、城乡社区、公益园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培训班的学习需要。

    学院建立的上海现场教学点,都突出了“上海元素”和“看”、“听”、“问”、“论”、 “思”、“学”等精致细节。“上海元素”主要体现在上海人的“创新力”、“想象力”和“生命力”上,即无论考察哪一个现场教学点,都要请现场当事人交流当事地先行先试的“创新力”、新型生态下的“想象力”和上海涤荡长新的“生命力”。关于“看”、“听”、“问”、“论”、“思”、“学”等精致细节我院力求做到:

    一、“看”现场。就是建立对教学基地的直观感受,它既包含对现场教学基地实践场景的直观考察,也包括对其曾经经历的历史场景的回顾,它要求学员通过现象看本质。

    二、“听”教学与当事人的介绍。在这一环节会要求学员以亲历者的身份融入事件和现场之中,深度感悟其探索之艰辛、实践之鲜活、创新之伟大。

    三、“问”问题。要求学员以提问的方式与现场教学基地的当事人做交流,也要求学院的带班老师做好问答引导工作,保证问答紧扣主题,有思想、能启发。

    四、“思”就是让 学员在“看”、“听”和“问”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现场背后所体现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并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学”是对现场教学点当事人(接待人)的要求,要求他们在“讲自己”的过程中,不可以只讲“结果“,还要讲“过程”,讲今天取得的成绩是怎样由问题倒逼出来,讲上海的先行先试哪些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后,我院还要加上并做好第六个“评”的环节,让专家从理论映证实践的角度来评析被参观的现场教学点,以及它被复制的可能性;让学员们经过思考点评所见所闻所感,将别人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心得,成为自己开展工作的指导。

 

(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副院长骆勤)